为什么说军令如山倒(军令岂能如山倒?)
军令岂能如山倒?
什么是“军令如山”?
“军令如山”是中国古代军事用语,意味着军令信仰堅定,如同山峰一样不可动摇。在古代军事运作中,“军令如山”是军队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也是保证军队正常运作和胜利的核心。为什么会有“军令如山倒”的说法?
虽然“军令如山”是军队应该遵循的准则,但实际上却经常因为某些原因“如山倒塌”。这一说法源于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例如:在1949年国共内战中,国民党中的锡麟会曾经与中共合作,计划发动全国总起义。锡麟会头目李文辉给中共发公函表示即将起义,请求中共提供帮助;中共得到消息后也随即传达了一道“军令如山”的命令,要求支持锡麟会的起义行动。但是就在李文辉起义前,另一个锡麟会头目黄伯韬向国民党投诚,公布了李文辉的起义计划。国共两党都对此事做出反应,使得整个起义计划最终失败,中共的军令也不再坚如磐石。类似地,在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形势紧急时刻,国民党高层决定撤退。但是任何撤退行动都需要一个军令号令,由于内部不统一,加上地理位置、天气等诸多原因,导致撤退的军令并没有实施,一些部队被迫继续坚守阵地,而其它部队则在撤离溃散的过程中被敌人淘汰。这次事件被称为“兰州事变”,也是军令最致命的一次失误。军令如山是否真的如此可靠?
衡阳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3月31日,“当“军令如山”动摇——以历史事件体现军令的不严和军纪松散”,衡阳市人大常委会。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