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日常 / 急性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性溶血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急性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性溶血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2024-03-16生活日常阅读 1744

急性溶血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引言

急性溶血反应是指血细胞在体内大量溶解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病理反应。虽然注射血制品和输血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和特殊个体体质,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反应。因此,急性溶血反应仍是输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表现

急性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性溶血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1. 临床表现

急性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性溶血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急性溶血反应可表现为短时间内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致命。在输血后立即出现,通常在输血后5-20分钟出现以下表现:

1. 容易激动,焦虑,烦躁,不安,甚至狂躁不安等;

2. 呼吸急促,胸闷,喉咙紧迫感,出现呼吸窘迫等表现;

急性溶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性溶血反应的表现及处理方法)

3. 恶心,呕吐,腹痛等相关症状;

4. 头痛、背痛、肌肉痛、关节肿胀和疼痛等表现;

5. 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心得无力、日嘘、面色苍白或发绀等等

6. 血压明显下降

2. 实验室检查

急性溶血反应后,应进行及时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三项、血液学不均、和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的相关检查以及尿常规检查。如果 病人较向根据病情发展需要进行深入检查。

处理方法

1. 动态监测病情

输血病人的动态监测十分重要。出现症状后必须立即停止输液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 给予适当的液体替代

输血后液体替代是很必要的。给予适量的生理盐水、糖盐液和血浆等液体,保证循环系统的稳定,有利于治疗。

3. 采取积极抗休克措施

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可以采取血管加压素、多巴胺、血浆等措施来增加血管收缩、排尿流量和心排血量等,防止发生休克等情况,同时可以预防脑部细胞缺血等影响其生命体征的问题。

结论

急性溶血反应是输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输血后要注意监测病人的症状以及病情的发展情况,并采取不同的措施预防、诊断及治疗该病,尽量减少病情的发生。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