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内人张祜译文及注释(赠内人张祜之《相见欢·述怀》译文及注释)
赠内人张祜之《相见欢·述怀》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相见欢:古诗词中常见的描写爱情的主题,表达了分别的艰难和相聚时的喜悦之情。本诗题材即为相见欢的种种境遇。 百花残:形容花儿到了春末夏初时逐渐凋谢的景象,与诗人对相见之约的状况相对应,表现出诗人情感的苍凉和感伤。 春蚕到死丝方尽:春蚕代表着诗人的心意,而蚕丝则是春蚕生命的延续,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也不放弃。 蜡炬成灰泪始干:用蜡烛的生命来象征爱情的燃烧,当蜡烛灭尽时,泪痕已经干了,诗人的心伤不能磨灭,爱情已成过往。 晓镜:清晨的镜子,指的是一面用于见证诗人衰老的镜子。 夜吟:夜间吟咏诗篇,表示诗人闲暇时时常为思念而苦恼。 青鸟:神话传说中的鸟类,是瑞兆之物,通常出现在感人的场景之中,常常象征爱情的紧密联系。 殷勤:形容鸟儿探望诗人的情义深厚,显露出深刻的情感交流。译者简介
张祜(344年-405年),字希仲,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晋朝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文学理论家、历史学家。张祜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熟练掌握了多国语言、文化和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诗歌创作中,张祜善于用空灵、婉约的词句来表达爱情,他的作品在古代诗歌中留下了极为显赫的地位。
全部评论(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